|

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财政信息

永清县财政局多措并举推进“小金库”清理整改“回头看”

发表日期:2018-10-19

      “一问责八清理”专项行动整改“回头看”工作开展以来,永清县财政局站在全面从严治党、加强党内监督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、严肃财经纪律的高度,认真谋划,采取多项措施,全力推进“小金库”清理整改“回头看”工作向纵深开展。

       一、不走过场,真抓实干做好阶段性工作充分认识“小金库”清理整改“回头看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,沉下心来,谋划做好各个阶段性工作。

     (一)开展问题抽查和交叉检查。按照《永清县设立“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清理整改“回头看”抽查方案》的要求,对专项清理发现的问题按30%的比例开展抽查,并建立了永清县专项整改“回头看”整改抽查台账。与其他县区开展交叉检查审核,提出审核建议。

     (二)加强督导和印发明白纸。对“小金库”清理整改“回头看”工作开展专项调度,就工作进展情况,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:问题清理是否到位、整改是否到位、追责问责是否到位、制度建设是否到位。做到有制度可依、有制度必依、违反制度必究,通过传导压力,压实责任,用问责倒逼发现问题及整改完成。给单位发放设立“小金库”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清理整改“回头看”明白纸,让广大干部职工都知晓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,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。

     (三)进行明察暗访和综合评估。对2017年清理发现的问题和2018年清理“回头看”发现问题逐条审核,认真核对台账和相关资料,严格按照整改标准和要求,对资料不全、有误的和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要求补充相关资料,督促进一步整改,。对部分单位开展清理整改“回头看”问卷调查,建立整改督导台账,确保将每个问题都整改到位。

       二、深入剖析,重点严控“三公经费”

      小金库问题隐秘性强,不易发现。但其他违反财经纪律问题较普遍,主要是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、提高开支标准问题。我局重点关注“三公”经费、会议费、培训费超标准超范围支出等问题,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,注重治本,源头防控,切实加强管理,强化制度建设,规范财政财务管理。

     (一)严控“三公经费”预算。严格按预算规定用途和范围使用财政资金,强化部门预算管理约束,提高预算执行能力。核定三公经费标准,规范三公经费支出。一是规范出国(境)经费支出。严格执行因公出国(境)经费审批制度,明确要求确需出国(境)考察学习的,由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,征求监察委、组织部和财政局同意后报上级备案。严格压缩出访团组,限定人数、保障标准、在国(境)外停留时间等。二是规范公务用车管理。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、购置审批和车辆报废更换审批程序,建立健全禁止节假日公车私用制度,推进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和定点保险维修,切实降低运行成本。三是规范公务接待费支出。严格控制超范围接待,全面预算执行动态监控、公务卡结算和内部定点接待制度,切实解决公务接待超标问题。

      (二)加强“三公经费”运行监督。一是完善部门经费支出 审批制度,对未经批准超支部分一律不允许开支,切实规范“三公”经费使用。二是实行定期报告制,实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每月报告制度,要求各单位及时上报财政国库股及相关业务股室监督检查,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必须阳光操作,按月在本单位公开,接受监督。三是规范监督检查制度,将“三公”经费管理纳入年度监督检查的重点,加强对“三公”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,为下一步部门决算公开奠定坚实的基础,确保“三公”经费管理取得实效。

       三、建长效机制,彻底铲除“小金库”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

       为彻底铲除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,从四个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。一是控制收入。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入手,加强票据管理,修订完善了《永清县收费罚没票据管理的实施办法》、《永清县非税财政收入“票款分离”“罚缴分离”管理办法》、《永清县行政事业单位待结转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等一系列管理办法,使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管理有法可依,堵塞了收入途径形成“小金库”。二是清查资产。及时更新资产信息系统数据,摸清资产底数,防止自行处理资产形成小金库。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,由国资办统一管理,以资产信息系统为依据,资产减少,按有关程序报国资委审批,严格按照《永清县固定资产新增和处置工作管理办法》的要求办理,确保了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。三是推进公车改革。制定并出台了《永清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保留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》,对各参改单位的公务用车进行重新喷涂标识及监督电话,并加装GPS定位系统。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。近年来,财政监督局修改制定了《永清县财政监督办法》、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、《财政资金管理问责暂行规定》等一系列财政监督办法,根据《会计法》的有关规定,对行政事业单位、社团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,发现小金库线索根据有关规定移交纪委处理。